2009年10月20日

如何與過動兒相處

一、過動兒的行為特徵
(一) 注意力方面:
注意力的廣度與持久性十分的有限。由於缺乏刺激的選擇,對於周遭環境的任何刺激,均
會引起他的注意,因而無法對適當的刺激集中注意力。注意力無法集中的兒童,在學業成
就方面的表現往往不如一般兒童。

(二) 行為動作方面:
具有高度的活動量,在行動方面常表現出多動的行為,例如經常離座、搖幌身體、旋轉物
品、手腳無時無刻亂動、跑來跑去、愛說話,甚至於在教室內經常違規、搗蛋,或無法完
成作業等。

(三) 衝動性:
喜歡打斷別人說話,或未來經許可擅自發言,缺乏輪流等待的觀念和干擾他人活動。這些
行為不論在家裏或學校,均容易影響其社會人際關係 。

二、輔導方法
(一) 給指令時先確定他是否了解,要眼對眼的接觸,讓他重述你所說的話。

(二) 指令盡量簡短,讓他完成一個或兩個步驟時,再給另外的指令。

(三) 告訴孩子你要他做甚麼而非你不要他做甚麼,例如,“請完成你的作業”,而非“不要
干擾你的姐姐”。

(四) 協助他準備每天的工作(例如,準備好每天上學的東西) ,可用一張簡單的單子列出重
點,貼在牆上,讓他參考準備。

(五) 針對表現良好的行為給予增強。

(六) 孩子工作缺乏組織時,要問他誰?發生什麼事?什麼地點?何時?為什麼?幫助他思
考。

(七) 建立簡單的規則,與孩子共同討論並持續執行,不要為小事爭論。

(八) 建立一個固定的作業作習表,例如,每天在同一地點、同一時間做功課。如果讓他一起
訂作習表,他會更合作。

(九) 孩子工作的時間宜分段進行,例如,進行十至十五分鐘後,給予休息時間,讓他走動、
喝水、吃點心。可用計時器或鈴聲提醒。

(十) 建立一個開放的溝通管道,不要害怕告訴他有關他的長處及需求,讓他了解過動的事
實。許多兒童對自己做錯什麼事不了解,因為大人並未告訴他。

(十一) 給予建設性的回饋而非批評,例如,我很高興你開始做作業了,我希望明天可以看到
你完成的作業。不要說你整個星期沒做完一件事。

(十二) 提供高興趣的書、資料和活動給孩子,以增加學習動機。鼓勵主動參與,在生活中提
供機會學習歷史、文學、科學、數學和藝術的知識。

(十三) 利用正增強的原理以減少過動及注意力渙散情形。正增強包括口頭讚美、社會性的接
觸(拍肩膀、擁抱、拍手掌)、物質增強、代幣、合約方式等。在減少過動行為的同時,
應予適當的活動來填補不當的行為。

(十四) 使用藥物治療過動症,在臨床上證實大約有百分之七十的兒童效果不錯。最普遍使用
的藥物有利他能Ritalin,Dexedrine和專思達等。雖然藥物能暫時控制過動和注意力缺
陷或衝動的行為,卻無法改善其學業的成就 。使用藥物控制過動症的方法備受批評,
因為使用藥物常引起副作用,如頭痛、胃痛、失眠、食慾不振、容易被激怒、情緒不
穩定或生長遲緩等問題。

(十五) 當ADHD兒童在學校面臨學業失敗,同儕排斥,認知障礙以及適應困難時,教師應為
兒童或青少年設計一個成功機會的環境。建議使用獎賞的方法,包括給予活動,實質
的報酬和團體活動做為獎賞,並讓學生自己選擇獎賞的東西。當行為表現很好時,給
予獎賞,行為表現不好時,剝奪獎賞的東西。

(十六) 教室的管理方面,最好把學科安排在早上,將長時間的學習活動分成數個較短的時
段,安排坐在行為良好學生的旁邊,並靠近教師的座位,適時的給予分心時的提示。
在課程方面的安排,宜採用可提高興趣的活動和電腦教學活動,減少冗長的作業,使
其能完成規定的功課,養成完成工作的習慣。

(十七) 利用同儕介入的方法,過動兒是因社會技能缺損而導致與同儕之間的關係不良。因
此,以同儕關係介入來改善ADHD兒童人際關係。

(十八) 過動兒受到同儕排斥的另一原因在於不善於應用方法解決問題,故容易與人產生衝
突,而影嚮與同儕的關係。因此需要給予認知行為方面的訓練,例如問題解決訓練,
生氣時的情緒處理,社會技能訓練和放鬆訓練等。

(十九) 假如兒童除了ADHD的障礙外,還伴隨著其他的障礙情況,如具有憂鬱症和焦慮症者
可用個別心理治療,多種方法的治療,對於ADHD青少年行為的改善,其效果遠比一
種方法良好。

(二十) 在開學的數個月,學校與家裡必須保持良好的溝通。老師應依據兒童的年紀,每天、
每星期、每個月訂一計畫以督導孩子的行為和功課。

(二十一) 許多ADHD兒童在課業上做一些調整可獲得成功的表現,如告訴老師你的孩子可能
需要較多時間完成作業或需要一個安靜地方做作業或較短的作業等。

(二十二) 訓練孩子作業有組織,當完成家庭連絡簿上的作業時,請老師給予孩子作業簽名。
如果他忘記他的資料或書本留在學校或家裡,讓他承擔後果,如讓他回去學校拿忘
記帶回的東西。

(二十三) ADHD兒童如使用藥物控制過動,請老師協助記錄使用藥物後孩子的反應情形,做
為家長和醫師定期諮詢的參考,同時分享你孩子的醫學報告給老師。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 特殊教育學系 鄭麗月

2 則留言:

  1. 鄭老師您好,感謝在網站上看到這篇文章。有個問題想請教,我的一位好朋友的小孩是過動兒今年六歲半,尚未入小學,之前我的小孩(現今二歲半),從一歲二月起就偶爾和他玩在一起,每個月一、二次,例如一起踏青或參加園遊會。我想我的朋友也想透過她兒子與我女兒的互動可以增加和練習社會化的人際關係。但是在幾天前一起同遊香港四天,衝動型的過動兒的很多行為,讓局外人厲聲喝止的事一天要發生好幾回,這些行為成為小女兒的學習範本,回國後的這幾天女兒總是會有喜歡亂跑,情緒化打人的延續行為,這令我開始想著過動兒的問題,因為我朋友和他兒子也是會有親子相處的問題,而我也不適合在當下管教太多,請問我女兒這麼小,在還不是很能分辦是與非的同時,是否合適和過動兒一起玩呢?
    非常感謝您的答覆

    回覆刪除
    回覆
    1. 我也有同樣問題, 我小孩4歲, 他堂兄8歲 他每次不良行為多多少少影響我兒子, 我應該繼續讓我小孩和他玩嗎? 或有甚麼方法和他玩而不致於影響 行為~

      刪除